济源: “四优四化”为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的翅膀
时间:2020-11-13 17:23:58 来源: 已阅读:0次
近年来,市场对农业的需求越来越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和供给效率,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济源农科院按照生产标准化、方式绿色化、产品品牌化等发展要求,以河南省“四优四化”项目实施为突破口,积极打造生态高值型功能农业产品和品牌,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并逐步形成了“四优四化”项目的济源经验和发展模式,为河南省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富硒小麦闯出一条新型农业产业化成功道路
济源农科院从2018年起承担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开始,就瞄准绿色高质高效特色产业发展方向,在生态环境优良、符合绿色生产要求的丘陵山区或平原区域开展“绿色优质富硒小麦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工作。
在“四优四化”优质小麦专项实施过程中,形成了“科技+合作社+农户+加工企业”的产业化模式,从产前产业谋划定位、产中田间种植管理到产后产品加工开发销售等各个阶段,济源农科院技术团队为项目实施基地提供全程技术支撑与服务,紧紧抓住关键时期,开展专题讲座、现场培训、示范观摩等技术指导,确保落实好各项技术措施,把绿色优质的品质特性与富硒的功能特性有机结合,促进了优质小麦的提质增效和农业供给侧改革;把优质小麦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合作社通过吸收农户入股分红、加价收购绿色优质富硒小麦产品等方式,带动广大种植户脱贫致富,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把示范种植与加工销售相结合,合作社通过生产加工绿色、富硒、优质的饺子、面条、馒头等专用粉,提升小麦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有效增加村集体收入,也更好地促进优质小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石槽沟村的党支部书记董建军用一组数据向记者描述了种植富硒小麦后村里的变化:村集体收入,2017年1万元、2018年14万元、2019年28万元;村人均年收入,从2017年8000余元增至2019年的11500元,连续两年增幅超10%。
农科院小麦研究室副研究员彭涛介绍:“通过‘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优质小麦专项示范任务‘绿色优质富硒小麦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实施,发展绿色高质高效富硒小麦产业,加快三产融合发展,积极发挥了优质小麦的示范应用和辐射带动作用,既培育和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又提升了优质小麦产业发展,更进一步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
沁河滩区高油酸花生产业初显规模
9月16日,五龙口镇留村沁河滩区千亩花生基地迎来了省内百余名农业专家学者现场观摩。如此高规模的观摩交流在济源举办,无疑是对济源高油酸花生种植的高度肯定。
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花生专项以优质花生新品种为基础,以规模种植为抓手,以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为引领,以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以示范基地为先导,全面提升花生现代种植水平,不断提高花生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018年,济源农科院参与实施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 “优质高油、高油酸花生绿色安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专项计划。2019年,济源农科院承担“济源市高油酸花生良种繁育技术示范” 任务,以“济源市沁北家庭农场”为依托建设高油酸花生“豫花37”示范基地1000亩。
千亩花生一片郁郁葱葱,高效节水喷灌全覆盖、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实现了花生的绿色高质高效,为高油酸花生推广种植和产业发展打好了基础。今年,花生即将迎来大丰收,得到现场观摩的农业专家高度好评。
农科院科技特派员边景景介绍:“在技术指导方面,采取田间现场指导和集中技术培训等多举措的方式,并印发宣传彩页,对现有生产上的新品种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提高农户的换种意识,带动我区优质花生发展。”
目前,济源正在推广“一选四改”花生种植新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花生产量还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济源农科院将继续以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为依托,通过合作社和新型家庭农场为载体,全面推广优质花生新品种和种植技术,实现标准化生产、订单式销售,不断拉长花生产业链条,提高花生产业的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示范区农民增收致富保驾护航。”市农科院副院长刘国辉说。
绿色富硒果篮赢得市场青睐
邵原镇史家腰村种植了300多亩的苹果树和600多亩的桃树,然而之前,以果树收入为主的村民收入却并不十分乐观。近年来,随着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富硒等优质绿色增效关键技术的管理种植,史家腰的果子卖上了好价钱。
“农科院的专家每个月都要来我们村两三次,他们通过专题讲座、现场培训、示范推广等方式,给我们进行技术指导。如今,我们村的苹果口感好、品质好,再加上富硒的功能,能卖出个好价格。”史家腰村党支部书记高明干告诉记者,“以往苹果差不多也就卖2块5一斤,现在能卖到4块钱一斤呢,平均每亩能增收8000元左右!”
科技特派员给村民讲的技术派上了用场,果子卖上了好价钱,村民学习新技术的劲儿就更足了。“我们积极开展绿色富硒技术培训及示范推广,这对提高苹果种植管理水平、产量和品质,对进一步推动济源苹果产业发展、带动果农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的培训内容都是围绕生产实际和果农需要,更接地气儿了,村民爱听,我们也觉得有价值。”农科院科技特派员李铭说。
去年12月,史家腰村的富硒苹果拿到了全国绿色认证的“金字招牌”,高明干说:“有了这个牌子的加持,我们村的苹果根本就不愁卖。现在,村民的管理果园的积极性可高,都在比着谁家种出的苹果更好嘞!”
史家腰的富硒苹果是“河南省特色林果优质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中“集成与示范济源地区苹果安全高效标准化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的项目之一。还有,核桃、食用菌、中药材,这些都是河南省“四优四化”的推广项目。
“省委省政府以‘四优四化‘为主要突破口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我省农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尹国红表示,“市农科院将持续瞄准“四优四化”项目,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高水平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农业发展优势,推动更多农业科技成果在济源‘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济源农业产业实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脱贫攻坚圆满收官、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本文源自:河南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