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以生态高值农业赋能乡村振兴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原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
蒋和平

2023

我国农村正在进入新的历史起点和重要发展阶段——乡村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兴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原现代农业研究室主任蒋和平在接受《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传统的高产低效农业模式对我国环境与生态造成了不利影响,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它不仅可以提供高品质、健康、绿色的农产品,还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与传统的高产低效农业模式相比,生态高值功能农业更加可持续、环保以及符合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需求,是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支撑。因此,在新时代乡村振兴视野下我国的农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态高值功能农业,从而有助于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蒋和平教授说,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我国农业产业和农村发展,在政策扶持、科技创新、资金支持和组织管理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推动了我国农业产业的振兴和发展。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农业强国、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全面部署。今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也指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近5亿人常住在农村,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全面的。

生态高值功能农业产值将超3万亿
在蒋和平教授看来,现今传统的高产低效农业模式已经对我国环境与生态造成不利影响,因此需要转向更可持续的农业模式。除了生态保护和生态平衡,还需要考虑农业可盈利性、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消费者的态度和行为。推动可持续农业需要政府、农民、技术创新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以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更可持续发展。“十四五”时期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生态高值功能农业作为推动农业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的关键环节。因此,对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研究是一个重大课题,不仅具有重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这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蒋和平教授介绍,生态高值农业最早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研究员提出的,所谓“生态”,就是要体现农业既能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又能将农业纳入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所谓“高值”,就是要体现农业有很高的土地产出率、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生态高值农业是包括生态农业,环境与农业高产、高质、高效,科技,市场,产业经济价值包括农业的一、二、三产产值相结合的总概念。它以健康消费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兼有高产出、高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特性,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集中体现。

蒋和平教授告诉记者,2012年,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农业经济学家黄季焜等归纳总结出了我国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10种模式,分别是:长江三角洲平原水网区城郊循环农业圈层模式;基于稻田湿地功能的“种-养-加”模式;西南山地立体农业模式;南方亚热带特种农林果开发模式;滨海滩涂农业综合开发利用模式;黄淮海平原“粮-养-加”农业耦合模式;东北平原粮食基地综合开发利用模式;西北寒旱区农牧综合开发模式;北部漠境盐湖综合治理开发模式;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及农林果流域开发模式。这10种模式以生态为基础、高值为目标、功能农业为抓手,来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按照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预测,到2035年,生态高值功能农业的产值将超过3万亿元。这将对我国农业和环境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生态高值功能农业在全国的示范发展
据蒋和平教授介绍,目前,我国的生态高值功能农业已经走过了从0到1的阶段,已在全国涌现出了一些典型案例。

安康富硒茶。陕西省安康市拥有全国最大的天然富硒区,地处秦巴山脉,非常适合种茶,从20世纪80年代,当地就非常重视发展富硒茶。后来,安康市政府还邀请中国农科院制定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当时就把富硒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打造。截至2021年底,安康共有茶园109.6万亩,产茶4.72万吨,综合产值280亿元,20万群众因茶致富奔小康。茶产业已成为安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首位农业产业。其中,以富硒茶闻名的平利县,2021年全县富硒茶产品产量1.5万吨,产值15.5亿元,稳定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荣获中国名茶之乡荣誉称号,成功跻身中国茶业百强县。

桐城富锌大米。安徽桐城古时就以桐城学派享誉华夏,新中国成立后,桐城先后出现了19位“院士”,是著名的“院士之乡”。近年来,安徽地调部门在桐城市发现了大面积的富锌土地,每公斤土壤含锌元素80-200毫克。锌是有名的“智慧元素”,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利用富锌土地开发了生态富锌大米,不但有营养、香甜可口,而且每公斤大米含锌17毫克以上,是普通大米的2-3倍。桐城市为了发展富锌水稻产业,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还拿出专项资金,实施了水稻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富锌水稻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此外,其他地区也进行了有效的探索。比如江西宜春市温汤镇有全国唯一的富硒温泉,镇政府便结合发展富硒产业吸引上海居民前来消费,泡硒泉、吃硒餐,仅富硒茶叶蛋一项销售就超过1亿元。安徽石台县的大山村,生态优越,土壤富硒,每年春天有很多南京的市民到村里短期租住,吃富硒农家饭,体验乡村风情,大山村这个只有百户的小山村,去年收入达到了3000万元,享有“中国富硒第一村”的美誉。山西洪洞县提出了“功能主食,健康厨房”,发展功能小麦全产业链,提升农业价值。地处晋北的阳泉市正在高起点规划打造山西第一个富硒产业专业镇,带动全市14个农业产业走向生态高质高效。地处长三角的太仓市东林村,虽然没有富硒土地,但是通过采用富硒技术走上了一条富硒生态种养一体化之路,通过发展富硒水稻,既让自己的村民吃上了健康的富硒米,同时还创立了“金仓湖”品牌,把富硒米成功卖到了上海。村书记还带领村民将富硒水稻秸秆利用起来养羊,并将羊粪还田,形成了独特的东林生态种养模式,经过10年发展,东林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生态高值功能农业“亿元村”。安徽省小岗村,也特意邀请农学专家赵其国院士、尹雪斌教授支持,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功能农业研究中心,国家功能农业科技创新联盟还计划把小岗村的实践,总结形成“功能农业助力乡村振兴”村级模式,推广到全国百余个乡村。

这些典型案例说明,生态高值功能农业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可以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谈及乡村振兴这个大主题,蒋和平教授表示,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响应社会新需求也需要有新产业。从未来乡村的功能需要来看,未来乡村是生态涵养之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策源地,是人们精神家园的归宿,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有机组成部分。从人们对乡村产业的市场需求看,人们对乡村产品的需求已经由本土向区域、由中低端向中高端、由单一向多元化、由大众向个性化、由满足温饱向功能营养方向发展。需求结构也正在由单一的物质产品需求向文化体验、健康营养、生态休闲、养生养老综合性高质量需求转变。因此,要实践创新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创建“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特”。比如有的是因为有富硒土地而“特”,有的是有功能性的品种而“特”,有的是由于有独特的文化而“特”,因此,要充分发掘不同区域农业与乡村新功能、新价值、新特色,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使县、乡(镇)、村特色产业综合体不断涌现。

蒋和平教授告诉《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推进兴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要体现中国特色,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立足乡村特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具有地域特色、民族特点、乡土特征的产品和产业。这可以包括发掘传统工艺、培育乡村工匠、打造“土字号”乡村特色品牌,以及壮大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引导企业到产地建设原料基地和布局加工产能,加强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同时,也需要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等园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形成良性互动、良好发展的新格局。

来源/《经济》杂志、经济网

记者/刘越山